為全面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探討核心素養導向的單元教學,引領我省新課程化學課堂教學的方向,推動區域聯合教研,發揮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安徽教研基地的示范、引領和輻射作用,
3月29日,在宿州二中舉辦了2023年安徽省普通高中化學基于素養導向單元教學研討活動。安徽省各市化學教研員、省教研基地實驗校及高中化學骨干教師260余人齊聚一堂,參加會議研討。
宿州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體局副局長晏榮會參加會議并致辭。他從歷史文化、地理位置、經濟發展、宿州特色等方面介紹了宿州日新月異的發展。
宿州二中校長曹振鋒在講話中表示,宿州二中現為全國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全國家教名校,是安徽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安徽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單位、全國科技發明示范基地、新課程新教材實施省級示范校,安徽省文明校園、綠色學校。學?,F有主校區和雪楓中學校區、實驗中學校區三個校區,有一支學科齊全、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共有教職工
650人,其中正高級教師5人、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194人,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40余人。學校教風純正,學風優良,是享有盛譽的皖北名校。曹振鋒對遠道而來的領導和專家表示熱烈歡迎。
上午,宿州二中化學組汪曉玲、迮順珊、馬雙三位優秀骨干教師,面向參與活動的全省專家和教師,呈現了三節精彩的大單元教學課例,三位老師分別執教《鹽類的水解》三個課時內容。第一課時《鹽類的水解
——從“純堿”說起》由汪曉玲老師講授,汪老師首先由視頻導入,介紹了純堿名字由來,然后通過四個環節,從宏觀辨識到微觀探析,分析了鹽類水解的原理。汪老師的授課關注化學知識本質的理解和方法模型的構建,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二課時《鹽類的水解
——多平衡“調控”》由迮順珊老師講授,迮老師首先從生活中的情境——純堿溶液除油污引入新課導入課堂,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總結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整節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活動串聯整個課堂,融合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數字實驗數據展示,提高了學生化學學科的思維能力。
第三課時《鹽類的水解
—微粒間的“博弈”》由馬雙老師講授。馬老師從純堿和明礬為什么可以作為油條膨松劑導入,在前兩節課的基礎上,由單一微粒水解過渡到兩種微粒的雙水解,使學生兩種微粒間的水解“互助”,進一步加深了課堂深度,最后又通過實驗,探究氯化鐵和亞硫酸鈉的反應,分析微粒間“競爭”,深化本堂課的主題——微粒間的“博弈”,同時提升了學生思維的深度。
三位教師在單元教學思想指導下設計教學內容,從純堿引入,不斷深化教材深度,逐步構建鹽類水解的研究模型,實現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和大單元教學的落實。三位教師執教的三節課受到與會專家和教師一致好評。
示范課結束后,宿州市教科所化學教研員與阜陽市教科所化學教研員馬金星老師,分別對課堂設計進行了精彩點評。
下午,由北京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特級教師支瑤老師進行了關于核心素養導向的日常學習評價設計的講座,支瑤老師從關注日常學習評價設計,日常學習評價設計要素及案例分享,評價設計提質的關鍵問題及突破策略三個方面,闡述了學習評價設計的重要性及學習評價設計方法。支瑤老師報告高屋建瓴,贏得與會老師熱烈掌聲。
最后,安徽省化學教研員朱成東老師開設了關于
“評價引領”的單元教學設計的講座,對“評價引領”下的單元教學設計方法進行了指導,內容充實,娓娓道來,讓人受益匪淺。
此次活動由宿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和宿州二中共同承辦。宿州二中為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學科安徽教科研基地實驗校。近年來,學?;诨瘜W學科自身學科優勢,加強校本教研和課題研究,扎實開展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重點難點問題研究,積極承擔學科教研活動,切實發揮好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
此次活動后,老師們認為此次單元教學研討活展示了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單元教學課的良好范例,活動為全省各基地校進一步推進課程改革、更新課程教學理念、交流優質課堂教學經驗提供了有益借鑒。